享年95高齡的彼得杜拉克(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/11/19 ~ 2005/11/11),晚年用心研究的兩大課題是「自我管理」與「非營利的未來管理」,為了理解他的用心,杜拉克的七項體驗及自我管理,確實值得我們參考與學習。
透過7項體驗的啟示與教誨,讓自己變成「不一樣」的自己

1. 目標與願景:威爾第的啟示
只要在這世上一天,即使總是與完美失之交臂,我也要執著的追求到底
2. 上帝看得到
即使所做的事只有上天看得到,我也要努力做到最好
3. 持續學習
隨時保持學習的態度,每隔三至四年研究一個新主題
4. 定期檢討
每隔半年檢討自己那些事做得不錯,哪些事還需要努力,哪些事糟糕透頂
5. 如何做好新職務
每次面對新的職務,自問:「該做些什麼才能在這職務上發揮績效?」
6. 寫下來
每當遇到重大決定時,將預期的成效寫下來,九個月後再將結果與預期相比較
藉此瞭解: a. 哪些事做得不錯,長處有哪些;b. 哪些事該多學些什麼,該改掉哪些習慣;c. 瞭解自己的弱點以及沒能力做的事
7. 該讓別人記得你做過什麼呢?
自問:「在離開這世上的時候,我想讓後人記得我的什麼?」

第一項體驗:
18歲的杜拉克聽到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歌劇法斯塔夫時,當晚他完全為這齣歌劇所震撼。當年威爾第已是80歲的老人而他著名的一段話:「在一輩子的音樂家生涯中,我努力追求完美,可惜一直失之交臂。我有責任要再試一次。」,已在杜拉克腦海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。18歲的青年杜拉克跟其他年輕人一樣不成熟,缺乏經驗,想法天真;直到15年後30出頭時,他才真正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麼,該做些什麼?難怪每當別人問及其最佳著作是哪一本,他總是笑著回答:「下一本」。這也是奠定他成為「大師中的大師」(經濟學人週刊讚語) 的風範與地位。
第二項體驗:
上帝看得到。古希臘著名雕刻家菲狄亞斯(Phidias)完成了雅典帕德嫩神殿的雕像,這些雕像屹立在神殿的屋脊上,並被譽為西方傳統最偉大的雕塑傑作。但當菲狄亞斯向雅典市府請款時,會計卻不願意付款,他的說辭是:「這些雕像站在神殿屋頂上,而且位在雅典山丘的至高點,除了雕像的正面,我們什麼也看不到。可是你卻向我們申請整個立體雕像的費用,就連沒人看得到的背面也要算錢。」
菲狄亞斯的回應是「你錯了,上帝看得到」,這句話使杜拉克再度深受震撼。就算只有上帝才會注意到,我也必須追求完美(杜拉克是位保守的基督徒)。
第三項體驗:
終生學習。決心像個新聞記者一樣,杜拉克在德國《法蘭克福商報》擔任記者,必須寫到許多主題,所以決定在更多的範疇進行涉獵,以便成為一位稱職的記者。後來他漸漸發展出一套自我學習的系統來,直到95高齡仍奉行不渝。
每隔三~四年,他會挑選一項新主題加以研究,不論是統計學、中世紀史、日本藝術或經濟學,或許花上3年時間還無法精通該項主題,但至少,足夠讓他有基本的了解。60多年來,他隨時保持學習一門新東西的狀態。這不但讓他累積了相當可觀的知識,也使他能督促自己保持開放的態度,來面對每一種新學科、新方法;對每個新的研究主題,都能做出不同的假設,並應用不同的方法學。
第四項體驗:
定期檢討。總編輯的啟示,年輕時他碰到的那位總編輯年約50,不厭其煩地培訓編輯,並樹立紀律。他每周會跟每位討論一周來的工作表現。每年在春節後和6月暑假前,還會利用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來檢視前半年的工作狀況:
1.首先提到哪些事做得不錯?
2.指出表現未必很好,但已盡力去做的事。
3.檢討不夠努力的事。
4.毫不留情地批判做得很糟,或是根本沒做到的事。
5.最後兩小時,規畫未來6個月的工作:該專注做哪些事?該改善哪些事?該學些什麼?會後一周交一份報告給他,說明了自己未來半年的工作與學習計畫。
為此,杜拉克從那時候起,每年夏天都排出兩周時間,檢討前一年的工作,按照這5點去貫徹,就他自己的顧問、寫作和教學等方面,排定未來一年的工作優先順序,即優先與序後。
第五項體驗:
資深合夥人的啟發。杜拉克曾經在一家私人銀行任職,起初,他只替兩位年輕的合夥人做事,但工作3個月後,創辦人弗利柏格把他叫進辦公室說:「你剛進到公司時,我不太看重你,現在還是一樣。不過,你比我想像中還要笨,而且比你職位所需的水準還要笨得多。」由於那兩位合夥人每天都把他捧上了天,聽到創辦人如此說,簡直讓他楞在當場。
後來這位老紳士說:「我曉得你在保險公司的證券分析做得很好。但如果我們請你來做證券分析,那麼讓你待在原公司就可以了。你現在是合夥人的執行祕書,但卻還繼續做證券分析的工作,你現在該做什麼?才能在新工作中發揮效能?」
當時杜拉克非常生氣,但也知道他講得有道理,之後,杜拉克完全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和工作。現在他有了新職務,該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發揮效能?每次他所得到的答案都不太一樣。
第六項體驗:
反饋比較法。杜拉克研究發現兩大宗教組織:南方天主教的耶穌會以及北方基督教的喀爾文教派,兩家成功都歸因於善用反饋比較法,做任何事時,先把預期的成果寫下來,9個月後,再把實際的結果跟當初的預期做個比較。杜拉克善用此法達50多年,由於自我檢視,才看清自己的長處,從而得到發展,這是終生學習的關鍵。
第七項體驗:
熊彼得的啟示。1950年1月3日,杜拉克跟隨他父親(亦是一位經濟學者)去拜訪知名的經濟學家熊彼得,當年66歲的熊彼得已經是譽滿全球,任教於哈佛大學並且活躍於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的工作。
杜拉克的父親笑著問曾經是他學生的熊彼得:「你現在還會提到,希望後人記得你什麼?」熊彼得聽了放聲大笑,杜拉克也跟著笑了起來(因年輕時的熊彼得希望有人記得起他曾是歐洲最偉大的情聖、最偉大的騎師,或許也會是全球最偉大的經濟學家)。
熊彼得回應:「是啊,對我來說,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,但我現在的回答可不一樣。我希望人們會記得,我是將好幾位聰明的學生調教成一流經濟學家的老師。」接著又說:「你也知道,以我現在的年齡,已經能體認到,光讓別人記得你的著作或理論還不夠,除非你能讓其他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,才算真的有所作為。」拜訪的5天後,熊彼得就與世長辭了。
杜拉克從中體會到3件事:
1.自己希望讓後人記得什麼?
2.這種看法應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,隨著個人的成熟程度與外在世界的變遷而改變。
3.讓別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,是值得讓後人回憶的事。
我們不是杜拉克,也永遠都不是,但是可以透過7項體驗的啟示與教誨,讓自己變成「不一樣」的自己。
從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價值開始,學會自我發展
「自我管理」要從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價值開始,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尤其必須這麼做,他們必須讓自己適才適所,做出最大的貢獻,也必須學會自我發展。他們同時必須學會在可能長達50年工作生涯中,保持年輕和活力,並因應變遷而改變自己做事的內容、方式和時機——這是杜拉克語意中肯的倡導。
首先要問自己是:「我的長處何在?」可以應用反饋比較法找著,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。然後專注於長處,一輩子僅做一件事,如熊彼得、安迪.葛洛夫、傑克.威爾許、比爾蓋茲、張瑞敏、王永慶等人物。
對知識工作者來講,問自己:「我的做事方式如何?」為什麼愈有才華的人往往最為無效?除了他無法領悟才華並不等於成就,其中的盲點,即在於不知自己做事方式如何?
因為要了解自己的做事方式,首先要知道自己屬於閱讀型或傾聽型。其次,也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來學習?像杜拉克是透過寫的方式學習的;史隆先生是以傾聽他人的意見中學習;有些人要透過聽自己說話來學習;有些人透過實務學習。
為了做好自我管理,要問自己:「我的價值觀是什麼?」因為要能在組織中發揮效能,個人的價值觀必須與組織的價值觀相容。而愈早釐清愈有助於自己的未來發展,因為價值觀應該是最終的檢驗標準。
「我有那些長處?長處是什麼?我的做事方式如何?我的價值觀為何?」之後知識工作者必須判定自己適合做什麼?才會更好的績效、更大的貢獻、更高的成就、更強的滿足。杜拉克一生做他所教,教他所做,教做合一,因為管理是一種使命、練習、實踐,更是實務的綜合。我從中體悟到:「管理是觀念而非技術,自由而非控制。管理是實務而非理論,績效而非潛能。管理是責任而非權力,貢獻而非升遷。管理是機會而非問題,簡單而非潛能。
杜拉克謙稱自己是「旁觀者」(或社會生態學家),其實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知行合一的先行者。他從來沒有對金錢或名利表示過濃厚的興趣,從絢爛歸於平凡、平實、平淡,由風光步入自信、自然、自在。他回絕的酬勞比他所賺的還要多得多。他拒絕電視的專訪,他也回絕絡繹不絕的崇拜者(包括高爾副總統、歐洲各國的總領在內),他就是他,這或許是他能活得長壽又多產的祕訣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r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